2025年7月30日,中银证券(601696)发布了一篇电力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,报告指出,电源决定聚变控制精度,特种电源迎发展东风。
报告具体内容如下:
核聚变电源是聚变装置核心部件之一,通过优化加热温度、能量约束时间以提升聚变“三乘积”,推动聚变点火。电源整体技术壁垒、客户壁垒高。托卡马克、直线型、Z箍缩等聚变技术路线对电源要求高,且成本占比高达30%-50%。聚变行业景气度上行,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,推动聚变电源释放;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。 支撑评级的要点 电源安全性要求高,产品迭代推动核聚变点火:我国聚变装置“等离子体的温度”、“等离子体密度”和“能量约束时间”的“三乘积”已经达到1020量级,距离5×1021的聚变自持条件仍有一段距离。电源在聚变装置中起辅助等离子体加热、控制等离子体位置的功能,技术迭代可推动“三乘积”提升,最终实现聚变点火。电源需要配合等离子体反应不断调整输出电流、电压,电源系统对控制精密度要求严格,以避免电磁辐射对聚变装置的危害。在聚变装置功率的提升的过程中,聚变装置对高压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冲击也在提升,对于电源控制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。
磁体电源、加热电源性能侧重方面不同,我国具备电源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能力:托卡马克聚变路线需要使用磁体电源和加热电源。磁体电源起控制等离子体位置、保护磁体安全等功能,同时强调快响应速度以及高稳定性。磁体电源的响应时间需要控制在0.3ms以内,电压波动率不超过3%,同时需要具备高抗扰动能力。加热电源呈现大功率化趋势,多种加热方案均需使用高频率射频技术,并以电子管作为核心零部件。我国以往需要从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进口电子管,目前通过2017-2019年科技部专项已经具备回旋管、速调管、四极管国产化生产能力。
直线型、Z箍缩、仿星器等核聚变路线对电源要求严格:直线型装置使用电源进行等离子体电离、等离子体喷射,需要将等离子体加速到250km/s,要求线圈的放电速度需要控制在亚微秒级别,直线型装置电源成本占比约50%。Z箍缩装置需要研发50MA级别的“电磁驱动大科学装置”,占装置整体成本约30%。仿星器磁场位形完全依赖磁场线圈电流,电源设计及控制复杂。除托卡马克路线以外,直线型、Z箍缩、仿星器等其他核聚变路线均对电源提出高要求。
电源客户壁垒、技术壁垒高,有望受益于聚变投资景气度上行:电源厂商需要紧密配合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定制化研发,具备高客户壁垒;同时核聚变需要使用大功率电源且对稳定性要求高,具备技术壁垒。随着我国核聚变投资景气度上行,多技术路线并进,有望推动聚变电源需求释放。
投资建议
核聚变电源通过提升加热温度、提升能量约束时间的方式推动聚变“三乘积”提升,并推动聚变点火,电源是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之一。聚变磁体电源保证装置运行安全,强调高稳定性、快响应速度;加热电源需要应用大功率射频技术,聚变磁体电源、加热电源均具备高客户壁垒、高技术壁垒。除托卡马克路线以外,直线型、Z箍缩、仿星器等其他核聚变技术路线均对电源要求严格,且电源成本占整体装置比例高达30%-50%。在我国核聚变投资景气度上行,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背景下,聚变电源环节订单、业绩有望充分释放。推荐爱科赛博,建议关注英杰电气(300820)、国光电气、旭光电子(600353)、弘讯科技(603015)、王子新材(002735)。
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
核聚变产业化进展不达预期,核聚变政策风险,产业投资强度不达预期,国际贸易摩擦风险。
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>>
声明: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,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,数据仅供参考,据此交易,风险自担。
九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